7月22日,2022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以下简称”旅交会”)在云南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拉开帷幕。当天,在9号馆a01展位,华侨城展示了”文化、旅游、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智慧旅游”五大板块文旅发展成果,其中重点展示了华侨城入滇5年来布局12州市86个项目”创想云南美好生活”实践,往来华侨城展位的公众络绎不绝。放眼全国,2022华侨城文化旅游节也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中,这场贯穿盛夏金秋,覆盖全国百城的文旅盛宴,从燕赵北国到彩云之南,从三秦之地到南海之滨,从钟灵毓秀的巴蜀到历史厚重的中原……无论身处何处,都能带给游客”嗨玩全程 乐在此城”的畅快。
作为文旅央企,华侨城始终坚守文旅主业,在深刻理解和把握国家战略、产业战略的大趋势下,紧随市场需求,一手抓创新,一手抓发展,以实际行动”促活、纳新”,持续以高质量供给引领,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新场景:加速业态融合 拥抱市场变化
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首席专家魏小安认为,作为我国大力扶持发展的第三产业新模式,文化与旅游两大产业的融合发展对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升级和结构转型有着重要意义。在业务场景上,园区、社区、商业区、休闲区等各种城市空间、乡野大地,都是旅游行业的大舞台。”旅游+”,为相关产业和领域发展插上”旅游”翅膀,形成新业态,提升其发展水平和综合价值,将成为诸多项目、产品、服务的新模式。
在多数人的认知里,秀美的风景多在奇险之地,而繁华的车水马龙,只属于忙碌的都市。当秀丽的自然风景撞上城市新地标,将会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深圳欢乐港湾——一个集滨海休闲、文化旅游、艺术体验为一体的城市商业综合体。傍晚,市民郭丽萍一家,在微风轻拂下享用佳肴,转头望向海面的日落美景,谈论着一整天的游玩的经历,登高128米摩天轮上的眺望、紫色花海里的全家福、商场内逛街逛市集的热闹……探索”文旅 商业”模式,欢乐港湾给予人们逃离拥挤高压式城市生活的机会,成为人们在城市生活中寻获精神放松的第三空间。”截止到2021年底,深圳欢乐港湾开业近两年来接待了1400万人次纷至沓来的游客朋友。”相关工作人员说。
“华侨城模式创新,体现在不断探索和丰富‘文旅 ’的内涵和形态,使文旅发展模式不断更新演化。“华侨城集团董事、总经理刘凤喜表示。连续举办五届的华侨城文化旅游节,是全国唯一一个由企业主办,范围覆盖全国的节事活动,坚定向新消费转型升级、用新产品扩大供给、以新场景拉动消费,强化文旅消费和供给之间的适配对接。
“一业兴、百业旺”,旅游业以其乘数效应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独特作用,综合带动性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第五篇”中提出,”顺应城乡居民消费拓展升级趋势,结合各地资源禀赋,深入发掘农业农村的生态涵养、休闲观光、文化体验、健康养老等多种功能和多重价值。”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动力,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文旅 乡村”模式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
“村里搭上旅游的‘快车’,村民日子更有奔头。”新华社区支部书记张良刚说。在成都安仁南岸美村,华侨城创新实践花园美村模式,将农业与康旅融合,打通上下游产业,并引入智慧乡村管理体系,丰富乡村经济业态,拓展农民增收空间。成都安仁南岸美村启动建设以来,当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7年1.68万元增至2021年的3.2万元,增幅达200%,带动了3000余名大学生返乡创业就业。
数据显示,7月以来,大理旅游强劲复苏,近期接待游客超过230万人次。在云南大理古城,华侨城遵循古城的历史性、时代性、地域性、民族性,在力求保持原乡风貌和村落传统的整体设计理念下进行提升改造运营,为游客提供地道的民俗自然风情。
在”文旅 ”的道路上,华侨城还在不断地探索创新。通过”文旅 研学”,华侨城各地自然学校推出自然科普研学、深圳光明欢乐田园推出农业教育研学,襄阳奇趣童年亲子乐园推出亲子研学。近日,顺德欢乐海岸plus获批佛山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创新研发多种研学课程。
新动能:借力文化创新 挖掘市场潜能
“欢乐谷作为民族本土主题公园品牌,自身肩负着‘文化担当’与‘文化使命’的责任,无论是ip运营、产品创新、主题节庆、文化演艺……欢乐谷都始终更贴近、并伴随国内新一代消费者文化自信的增长,通过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进一步焕新年轻化的品牌形象。”欢乐谷集团总经理李珂晖介绍。目前布局深圳、北京、成都、上海、武汉、天津、重庆、南京8地的欢乐谷,坚持”常玩常新,常建常新”理念,推进主题公园产品迭代升级,打造”建不完的欢乐谷,玩不完的欢乐谷”的形象。
从”国潮文化节”起始,北京欢乐谷将2022年冠以”国潮年”主题,以文化开新局,北京欢乐谷六期以”演艺为核、游乐为媒、休闲为旨、艺术为能”四个核心支柱对景区进行系统性升级,并与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三大优秀中国传统ip”大闹天宫的孙悟空””浴火重生的哪吒闹海””好兄弟葫芦娃”合作打造”中华文化复兴者联盟”,激发国潮文化的内驱力。以”夜游、夜秀、夜宴、夜购、夜读”六大体验内容为主体的北京欢乐谷六期·天光夜谭,用多媒体、装置艺术等技术,实现景区从”亮化”到”美化”再到”文化”的提质升级。在传承、创新中,北京欢乐谷业绩屡创新高,2021年仅用10个月打破营收年度纪录。
华侨城通过不断探索中华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方式,打造出独具魅力的文化旅游体验,深入探索并实践”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文旅融合新模式。
深圳锦绣中华·中国民俗文化村,作为华侨城集团打造的中国首个文化主题公园,以”27个村寨、56族风情”的丰厚意蕴赢得”中国民俗博物馆”美誉。此刻,傣族泼水节、彝族火把节正如火如荼举办,游客畅玩正酣。作为中国文化传播者,锦绣中华·中国民俗文化村深挖中国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每年举行节庆活动和各类演出2000多场次。
佛山顺德,岭南文化底蕴深厚,是个文化”富矿”,全区共有59项区级以上非遗项目。佛山顺德欢乐海岸plus,这个集砖雕、咏春、双皮奶制作、粤剧(曲)等多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于一身的华侨城全新一代文化和旅游融合项目,是华侨城开启这个文化”富矿”的钥匙。对于顺德文化,华侨城是守望者,也是创新者,华侨城在顺德不仅连续多年举办教育节等公益文化活动,还建造了盒子美术馆、华侨城博物馆、顺德美食博物馆等文化阵地。
文化演艺,作为华侨城集团文化主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累计推出各类原创的演艺节目80场,接待观众近1亿人次。其中,《金面王朝》《东方霓赏》《创世纪》等剧目成为了中国文旅融合的经典之作。千年文化,创新传承,2400年前,腾冲作为”南方丝绸之路”上的交通要冲,商品经济已达一定规模。2400年后,在”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下,腾冲作为其中重要的国际通道,再次被推向世界舞台,华侨城结合腾冲在地资源和人文资源,打造了《梦幻腾冲》大型演艺剧目,开演至今,已演出5000余场次,并获得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项目等重量级荣誉。
感悟中华文化,享受美好旅程。华侨城通过不断探索中华传统文化创新表达方式,打造出独具魅力的文化旅游体验,持续擦亮华侨城文化旅游的金字招牌。
新格局: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区域发展战略。华侨城积极践行国家战略,围绕”文化 旅游 城镇化”发展模式,锚定高质量发展航向,在中国最重要的经济带和城市群上,以城市级战略封面作品与大国同频共振。
长三角区域作为我国经济发达、城镇化程度较高的区域之一,华侨城集团把握战略主动,立足上海,深耕江浙皖沪,在区域内14座城市布点29个文化和旅游综合项目,实现文化和旅游地产协同高质量发展。在浙江,倾力打造宁波欢乐海岸等标杆项目,助力城市综合价值提升;在江苏,以”全域旅游目的地”为定位打造南京欢乐谷,以”可持续发展的开放式城市客厅”为目标打造南京欢乐滨江,为南京贡献集生态、文化创意、休闲运动、智慧科技为特色的滨江活力区;在安徽,全力推进合肥空港国际小镇建设,重点发展集成电路产业、临空经济产业和文化和旅游休闲产业,构建”3 9″产业体系,全面承载空港产业发展,助力长三角一体化进程。
今年以来,襄阳奇幻谷、湖南玩水新地标衡阳玛雅海滩水公园陆续开业,华侨城持续点燃中部地区文旅”创想引擎”,新产品、新体验层出不穷。当前,在”长江经济带发展””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等国家战略背景下,华侨城集团已布局武汉、南昌、郑州、襄阳、衡阳5座城市,落地12个文化旅游综合项目及商业地产综合开发项目,逐步完善新型城镇化、全域旅游、城市综合体开发运营等多维度业态布局。
在西部地区,跟随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战略指引,华侨城以成都、重庆、西安三大中心城市为核心,”串珠成线”,辐射周边,打造了成都龙泉驿欢乐田园、龙泉驿东安阁酒店、成都安仁古镇、成都欢乐谷、重庆欢乐谷、西安玛雅海滩水公园等标杆文旅项目,形成以”中心城市”为引领的全域发展模式,布局西部近六年的时间,华侨城踏出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乡村振兴的铿锵足音。
作为一家立足大湾区,面向全国的文旅央企,华侨城以深圳总部为基点,展开了面向粤港澳大湾区的文旅版图——广东省内13座城市广泛布局、大湾区珠三角9市全覆盖,深圳华侨城创意文化园、深圳欢乐港湾、深圳华侨城旅游度假区等一批文旅融合标杆项目,激荡着助推”大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和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的澎湃动能。